德媒:多特蒙德全力争取施洛特贝克续约,但球员仍在犹豫未决
- 发布于:2025-10-17 14:29:42
- 来源:看球吧
根据德国媒体SPORT1的报道,多特蒙德十分重视施洛特贝克,并全力争取这名后卫的续约,但球员仍在犹豫未决。球员的现有合同在2027年到期。
报道称,多特蒙德深知尼科-施洛特贝克的价值。因此,俱乐部高层正在全力以赴争取与他续约。这些承诺和协议充分体现了对这位中后卫的高度认可。施洛特贝克有望成为俱乐部的标志性人物。这很合适:因为无论从性格还是为人来看,他都完美契合俱乐部的DNA。多特蒙德想用什么打动施洛特贝克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俱乐部计划在明年夏天任命他为队长,这进一步凸显了他的地位。此外,薪水翻倍并成为顶级收入球员也在讨论范围内。俱乐部对他的重视程度已经无以复加。尽管如此,施洛特贝克似乎仍在犹豫,这让多特蒙德高层开始重新思考策略。“我们不会陷入慌乱。但当然也不想拖到永远,这一点所有人都清楚,”拉尔斯-里肯最近在《体育图片报》上表示。这是体育总经理令人意外但可以理解的表态。因为到目前为止,俱乐部一直试图通过赞美和溢美之词来说服球员签下这份被认为十拿九稳的合同。俱乐部内部的看法是:无论如何都想与施洛特贝克续约。但如果他自己不愿意,管理层也无能为力。策略由此发生了改变。这是高层首次开始考虑:如果他不续约怎么办?施洛特贝克沉默却意味深长施洛特贝克本人在德国国家队新闻发布会上谈及拜仁慕尼黑的兴趣时表示:“对此我没什么可说的。”这番话多少引发了猜测。这句话不应被过度解读。因为这位德国国脚过去就对类似问题感到厌烦,并习惯回避。不过,不少人希望他能给出更明确的否认。施洛特贝克保持沉默,却表达了太多。多特蒙德高层的理由逐渐枯竭显而易见的是:施洛特贝克掌握着主动权。这让高层头疼不已。无论是魅力攻势还是财务框架,都已经达到了极限。多特蒙德无法再提供更多的条件了。负责人们渐渐黔驴技穷,他们已经触及了自己的底线。因为俱乐部很难再做出更多让步。恰好在对阵拜仁慕尼黑的德甲焦点战前,这一话题再次升温,这无疑让多特蒙德感到困扰。周三,慕尼黑的基米希在被问及拜仁慕尼黑对其兴趣的传闻时,虽然没有直接回应,但称赞了施洛特贝克的进步以及领导能力。施洛特贝克在等待什么那么施洛特贝克本人呢?对他来说,钱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里肯也确认了这一点:“他绝对有权慎重规划自己的未来,我们对此表示尊重。我认为,他关注的不是薪水,而是前景、信任和信念。”对于25岁的施洛特贝克而言,竞技成功和夺冠的机会才是关键。尽管本赛季开局从多特蒙德的角度来看令人满意,但事实是:回顾过去几年,其他俱乐部赢得奖杯的机会显然更大。施洛特贝克留队?选择多特蒙德的理由即便如此:多特蒙德仍将是施洛特贝克的首选对话方。这位后卫在多特蒙德感到非常开心,并且相信尼科-科瓦奇的执教方向。他知道:为多特蒙德赢得一座冠军可能比为像德国纪录冠军这样的球队连续赢得三座更有价值。此外,他对俱乐部在他受伤期间的支持心存感激。俱乐部的努力让他感到受宠若惊。正因如此,多特蒙德方面仍然乐观认为他会签字续约。但这足够吗?终究需要做出决定。越早确定,局面就越快恢复平静。然而,多特蒙德高层里肯的新表态也表明:他们不想被无限期拖延。


- 德甲 | 德天空:巴萨有意德甲新神锋!挖掘机!拜仁盯上多特后卫!
- 德甲 | 1球2助攻!22岁后防帝星闪耀德甲转会费6000万欧4大豪门争抢他
- 德甲 | 迪亚斯生涯前6场德甲直接参与9球,追平哈兰德&仅次于凯恩
- 德甲 | 科瓦奇:我认为多特算得上顶级球队,但拜仁是另一个水准
- 德甲 | 门兴总监:波兰斯基散发积极能量,他会继续做我们主教练
- 德甲 | 大赢家,近10个月奥利塞身价暴涨6500万至1.3亿欧
- 德甲 | 克洛普谈德国国家德比:我永远想多特获胜,但也许没时间看球
- 德甲 | 每体:阿斯拉尼在巴萨的名单中,他的价格应该不会超3000万欧
- 德甲 | 基米希:只有拜仁作为一个团队取得成就,凯恩才有可能拿金球
- 德甲 | 德媒:多特蒙德全力争取施洛特贝克续约,但球员仍在犹豫未决

- 西甲 | 阿斯:塞瓦略斯有望赶上对阵尤文,预计能出战国家德比
- NBA | 克里斯蒂:威少的轮换排在施罗德后他将带领球队的第二阵容
- 西甲 | 皇马VS赫塔费:法国双后腰坐镇,中场神童领衔进攻,当家巨星冲锋
- NBA | 命中关键2罚!桑德斯15中8得到25分4篮板2助攻
- 英超 | 能否改写澳波此前带队4次英超对阵切尔西全部失利
- 体育战报 | 研究发现:马拉松跑多了可能影响婚姻
- 体育战报 | 六王大满贯:辛纳直落两盘击败德约科维奇,与阿尔卡拉斯会师决赛
- 体育战报 | FE电动方程式将重返三亚,进行第十二赛季第11回合比赛
- 体育战报 | 跑马是不是极限运动不好说,当下办马拉松绝对是
- 体育战报 | 从上海出发,致敬每一场:On昂跑的网球叙事与中国新局